close

 

  用於生物顯微鏡觀察的標本必經經過一定的准備過顯微鏡程才能在顯微鏡下形成清晰的像i在入射照明和透射照明中,對於標本的光學要求有很大區別,在入射照明中傷是由標本的反射光所形成的;相反,在進射照明中保是由透射光所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反射光對於像的形成不僅無益,而且會降低像的清晰度。

  用入射光觀察的標本,它的准備工作十分簡單,只是清潔標本的表面並切割為適當大小的小塊。而用透射光觀察的標本,必須具有由於光吸收的差異而產生的一定反差,才能在顯微鏡下披觀察到。為此,標本必須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處理和制備過程,這種制備技術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生物顯微鏡技術。

  從光學觀點出發,對於用透射光觀察放大鏡的顯微鏡標本有如下要求:

  (1)適當的厚度。這種厚度在較好的光學系統中能夠達到盡可能高的分辨力,且與這個系統的場探相適應。

  (2)足夠的透明度。

  (3)能夠形成建立在吸收差異上的足夠的反差。

  實際上所有的生物學材料通過石措包埋、切片(或塗片)、貼附、溶蠟、透明等過程,能夠得到在厚度和透明度上符各要求的標本,然後通過染色程序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差。

  通常在透射式生物顯微鏡中所使用的生物學和醫學組織切片,它的厚度一般為3—7μm。在這個厚度範圍內,當使用低倍物鏡(例如10×)觀察時,場深對於觀察整個切片厚度是完全足夠的;當使用高信物鏡(例如1望遠鏡00×)觀察時,場深僅僅是這個切片厚度的很小部分(圖4。8),不斷地從上到下移動細調可以得到切片的總體印像。因此,5—7μm厚的常規天文望遠鏡切片可以被認為是在低放大倍數和高放大倍數理想情況之間的調和,兩者都較好地考慮到了場深和分辨力。同時由於種種原因,這種調和的厚度也滿足了實際工作中的許多要求,首先物體的細微結構不總是第一直要的;其次在很薄(1—2μm)的切片中生物標本中的立體關系就看不到了;與此相反,當使用8—10μm或者更厚的切片時,除了分辨力上可覺察的損失而外,還會引金相顯微鏡起生物標本中不同層次的互相重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顯微鏡
    全站熱搜

    fghshyjty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